1. 粘度数
粘数反映了树脂的平均分子量,是确定树脂类型的主要特征。树脂的性能和用途根据粘度而变化。随着PVC树脂聚合度的增加,拉伸强度、冲击强度、断裂强度、断裂伸长率等机械性能提高,而屈服强度降低。研究结果表明,随着PVC加工助剂聚合度的提高,树脂的基本性能提高,但加工性能和流变行为恶化。可见,PVC树脂的分子量分布与塑料加工和制品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2. 杂质颗粒计数(黑点和黄点)
杂质颗粒是评价PVC树脂的重要指标之一。影响该指标的因素主要有:一是聚合釜涂料壁上的残料清洗不彻底,原料被杂质污染;其次,机械磨损混入杂质,操作不当带入杂质;在塑料加工过程中,如果杂质颗粒过多,就会对生产的PVC制品的性能和消耗产生不利影响。例如,型材加工成型时,存在较多的杂质和颗粒,会导致型材表面出现斑点,从而降低产品的外观效果。另外,由于杂质颗粒未塑化或塑化后强度较低,导致制品机械性能下降。
3.挥发物(包括水)
该指标反映树脂在一定温度下加热后的重量损失。挥发性物质含量低,易产生静电,不利于加工成型时的加料操作;如果挥发分含量过高,树脂容易结块,流动性差,成型加工时容易产生气泡,对产品质量产生负面影响。
4、表观密度
表观密度是基本上未压缩的PVC树脂粉末每单位体积的重量。它与树脂的颗粒形貌、平均粒径、粒径分布有关。表观密度低、体积大、吸收增塑剂快、易加工。相反,平均粒径密度高、体积小则有利于PVC加工助剂的吸收。对于硬制品的生产,分子量要求不高,加工过程中一般不添加增塑剂。因此,要求树脂颗粒的孔隙率较低,但对树脂的干燥流动性有要求,因此树脂的表观密度相应较高。
5、树脂的增塑剂吸收
PVC加工助剂的吸收量反映了树脂颗粒内部的孔隙程度,吸油率高,孔隙率大。该树脂吸收增塑剂快,加工性能好。对于挤出成型(如型材),虽然对树脂孔隙率的要求不太高,但颗粒内部的孔隙对加工过程中添加剂的添加有良好的吸附作用,促进添加剂的功效发挥。
6、白度
白度反映了树脂的外观和颜色,以及由于热稳定性差或保留时间延长引起的降解,导致白度显着下降。白度的高低对树木和产品的抗老化能力有显着影响。
7、残留氯乙烯含量
VCM残留物是指树脂中没有被吸附或溶解在聚乙烯单体中的部分,其吸附能力根据树脂类型的不同而不同。实际VCM残渣因素中,主要因素有汽提塔顶温低、塔内压差过大、树脂颗粒形貌不良等,这些因素都会影响VCM残渣解吸,而VCM残渣解吸是衡量VCM残渣卫生水平的一个指标。树脂。对于特殊产品,如医用药品用锡箔硬质透明薄膜包装袋,树脂残留VCM含量不达标(小于5PPM)。
8、热稳定性
如果单体中的水含量过高,会产生酸性,腐蚀设备,形成铁聚合体系,最终影响产品的热稳定性。如果单体中存在氯化氢或游离氯,则会对聚合反应产生不利影响。在水中容易生成氯化氢,降低聚合体系的pH值,影响聚合体系的稳定性。另外,制品单体中乙炔含量较高,在乙醛与铁的协同作用下,影响PVC的热稳定性,从而影响制品的加工性能。
9. 筛余物
筛余物反映了树脂粒径的不均匀程度,其主要影响因素是聚合配方中分散剂的用量和搅拌效果。如果树脂颗粒太粗或太细,都会影响树脂的等级,也对产品的后续加工产生影响。
10.“鱼眼”
“鱼眼”又称晶点,是指在正常热塑性加工条件下未塑化的透明树脂颗粒。对实际生产的影响。 “鱼眼”的主要因素是当单体中高沸点物质含量较高时,在聚合过程中将颗粒内部的聚合物溶解,降低了孔隙率,使颗粒变硬,成为暂时的“鱼眼”。塑化加工过程中的“眼睛”。引发剂在单体油滴中分布不均匀。在传热不均匀的聚合体系中,形成分子量不均匀的树脂,或者加料时反应釜不干净、残留树脂,或者反应釜物料过度粘连等,都可能造成“鱼眼”。 “鱼眼”的形成直接影响PVC制品的质量,并且在后续加工中,会影响制品的表面美观。它还会大大降低制品的拉伸强度、伸长率等机械性能,很容易导致塑料薄膜或片材特别是电缆制品穿孔,影响其电绝缘性能。是树脂生产和塑化加工的重要指标之一。
发布时间:2024年6月12日